|
超声造影剂
. ..
|
上海市神经超声影像诊疗重点实验室(筹)
上海市神经超声影像诊疗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实验室”)系临港新片区第一个上海市级层面的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中国超声诊断的发源地;合作单位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系国家级创新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超声医学培训中心、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六院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六院分中心,也是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挂靠科室。团队系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神经的物理调控与影像监控”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核心创新团队,也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成员单位。团队成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2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名。团队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已研发16项科研成果,8项已实现成果转化,其中2项上升成为国家标准(GB/T 43743-2024“制剂中他汀类药物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2522-2016”声学 压电球面聚焦超声换能器的电声特性极其测量 ”),1项已送至太空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计划,3项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实验室以“攻克神经疾病诊疗难题,引领国际超声医学前沿”为使命,围绕“超声神经调控机制”“无创神经影像技术”“诊疗设备研发与转化”三大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短期目标聚焦于突破超声经颅成像物理极限、阐明超声调控神经修复的分子机制,并推动多项原创技术进入临床转化;中长期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神经超声研究平台,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验证-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先进超声技术的策源地,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1、 神经超声新技术研发:包括聚焦超声、可穿戴低强度超声等神经调控设备研发;与神经疾病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创新研发;超声断层成像与病理全景容积成像系统及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机制研究;超声成像等影像监控磁调控系统研发及其在神经调控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脑疾病模型的超声分子探针研发;具有基因转染功能的新型超声造影剂研发。
2、 神经的超声调控机制研究:包括超声神经调节治疗效果的确切生物物理机制;超声神经调节的神经网络机制,以确定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靶点;超声神经调制与纤维束追踪、电生理信号分析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实现精准的图像引导神经调制;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愈合修复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等。建立无创治疗脑及周围神经疾病的新技术。
3、 神经的无创整合影像研究:包括突破超声成像极限的超声超高分辨率微血流成像技术的研发;基于穿骨超声新技术的脑微循环及血氧浓度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神经实时超微磁成像诊断临床基础研究等。揭示包括超声超高分辨率微血流成像,穿骨超声、神经实时超微磁成像等技术与脑及周围神经疾病变化的联系,建立无创诊断脑及周围神经疾病的新技术。
|
友情链接:
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    
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    
Tanter Mickael实验室
|